9159金沙申请大厅(中国)-BinG百科

黄诗煜:领悟贵在自知——读《贞观政要》有感
发布时间:2015-12-11

领悟贵在自知

——读《贞观政要》有感

审计监察部 黄诗煜

读公司推荐书目之一——《贞观政要》,作者吴兢,吴兢生于唐高宗总章三年(670年),卒于唐玄宗天宝八年(749年),一生经历了高宗、武则天、中宗、睿宗、玄宗五朝。他因“励志勤学,博通经史”而受到人们的器重。他从武则天长安年间(701—704年)起任史职,前后近30年,参与皇家史馆多种撰述。开元十七年(729年)以后,他不再任史职,但仍致力于历史撰述,直至辞世为止。兢著书250余卷,流传至今的只有一部《贞观政要》了。这部书之所以能够经历1200多年流传下来,不仅带有传奇的色彩,而且在千百年岁月的砥砺中,越发显示出它经久不衰的魅力。

参考了相关翻译,阅读了这本经典名著。这本书共有40章,我对第二章——《政体第二》中和“认识自己”相关的2个故事印象深刻。

一、 认识自己

原文:贞观初,太宗谓萧瑀曰:“朕少好弓矢,自谓能尽其妙。近得良弓十数,以示弓工。乃曰:‘皆非良材也。’朕问其故,工曰:‘木心不正,则脉理皆邪,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,非良弓也。’朕始悟焉。朕以弧矢定四方,用弓多矣,而犹不得其理。况朕有天下之日浅,得为理之意,固未及于弓,弓犹失之,而况于理乎?”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,更宿中书内省。每召见,皆赐坐与语,询访外事,务知百姓利害,政教得失焉。(政体第二)

本节所述的是,唐太宗拿着自以为的好弓让工匠看,工匠告诉他都不是好弓,从而体悟到尽管自己以弓箭平定了天下,却不懂得如何识别弓箭的优良。进而推及治理国家,对于刚刚打下的天下来说,治理国家的经验远比鉴别弓箭经验少得多,对于熟识的弓箭的识别尚且有所误失,对于治国又会如何呢?唐太宗深悟到自己在识别弓箭尤其是治国方面的不足。而对于治国的不足,唐太宗找到了解决的办法,那就是在诏见官员的时候,通过交谈来了解和掌握宫廷以外所发生的事,以知道百姓的利害,国家政治与教化的得失。

读完这段文章,我领悟到的哲理是要善于认识自己。

1、认识自己的首要目的是找到自身短板

唐太宗凭借着让弓工鉴别弓箭的机会,认识到了自己在治理国家上的不足。“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。只有把自己的缺点说出来,才能有决心和勇气去改掉。木桶能装多少水,并不完全取决于木桶的大小,而是取决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,短板越短,装的水越少。

2、认识自己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多种途径弥补不足,克服短板的影响。有些缺点和不足是难以改变的,对于这些不易改变克服的缺点,我们就不必去掩饰,而是通过自身的优点去弥补。既然黑暗不能消失,就用光明代替它。

二、 改掉自以为是的缺点

原文:贞观初,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,时有美人侍侧,本庐江王瑗之姬也,瑗败,籍没入宫。太宗指示珪曰:“庐江不道,贼杀其夫而纳其室,暴虐之甚,何有不亡者乎!” 珪避席曰:“陛下以庐江取之为是邪,为非邪?”太宗曰:“安有杀人而取其妻,卿乃问朕是非,何也?”珪对曰:“臣闻于《管子》曰:齐桓公之郭国,问其父老曰:‘郭何故亡?’父老曰:‘以其善善而恶恶也。’桓公曰:‘若子之言,乃贤君也,何至于亡?’父老曰:‘不然。郭君善善而不能用,恶恶而不能去,所以亡也。’今此妇人尚在左右,臣窃以为圣心是之。陛下若以为非,所谓知恶而不去也。”太宗大悦,称为至善,遽令以美人还其亲族。(政体第二)

这段故事讲的是,有个美人侍立在侧,唐太宗感慨地评论李瑗荒淫无道。当王珪婉转地说出这个美人留在你这,想必是认为自己做得对,否则就成了“五十步笑百步”,一样的荒淫无道。唐太宗听后才发现自己犯了自以为是的毛病,大为欣喜,并下令把这个美人送还给她的亲族。

自以为是这样的性格缺陷,人皆有之,只是程度不同罢了。但如果过分自以为是,则对己、对人甚至对家、对企业是不利的。“自以为是”这一成语出自《荀子·荣辱》:“凡斗者必自以为是,而以人为非也。”意思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。

读完这段文章,我领悟到的哲理是要避免自以为是,需做到3点:

1、不自作聪明。

2、不固执己见。

3、要不断学习,避免知识浅薄。

《贞观政要》中其他章节还有很多内容值得细细品味。千百年来,人们重视《贞观政要》,阅读、讲解《贞观政要》,通过它去认识和体验“贞观之治”并从中受到激励与启示。我日后还将继续阅读这本书,温故知新。

点击关注赣州城投
点击关注更多
  • 赣州城投

  • 赣州土地置业

  • 赣州建工集团

  • 民晟实业公司

  • 纪检举报平台

黄诗煜:领悟贵在自知——读《贞观政要》有感
发布时间:2015-12-11

领悟贵在自知

——读《贞观政要》有感

审计监察部 黄诗煜

读公司推荐书目之一——《贞观政要》,作者吴兢,吴兢生于唐高宗总章三年(670年),卒于唐玄宗天宝八年(749年),一生经历了高宗、武则天、中宗、睿宗、玄宗五朝。他因“励志勤学,博通经史”而受到人们的器重。他从武则天长安年间(701—704年)起任史职,前后近30年,参与皇家史馆多种撰述。开元十七年(729年)以后,他不再任史职,但仍致力于历史撰述,直至辞世为止。兢著书250余卷,流传至今的只有一部《贞观政要》了。这部书之所以能够经历1200多年流传下来,不仅带有传奇的色彩,而且在千百年岁月的砥砺中,越发显示出它经久不衰的魅力。

参考了相关翻译,阅读了这本经典名著。这本书共有40章,我对第二章——《政体第二》中和“认识自己”相关的2个故事印象深刻。

一、 认识自己

原文:贞观初,太宗谓萧瑀曰:“朕少好弓矢,自谓能尽其妙。近得良弓十数,以示弓工。乃曰:‘皆非良材也。’朕问其故,工曰:‘木心不正,则脉理皆邪,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,非良弓也。’朕始悟焉。朕以弧矢定四方,用弓多矣,而犹不得其理。况朕有天下之日浅,得为理之意,固未及于弓,弓犹失之,而况于理乎?”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,更宿中书内省。每召见,皆赐坐与语,询访外事,务知百姓利害,政教得失焉。(政体第二)

本节所述的是,唐太宗拿着自以为的好弓让工匠看,工匠告诉他都不是好弓,从而体悟到尽管自己以弓箭平定了天下,却不懂得如何识别弓箭的优良。进而推及治理国家,对于刚刚打下的天下来说,治理国家的经验远比鉴别弓箭经验少得多,对于熟识的弓箭的识别尚且有所误失,对于治国又会如何呢?唐太宗深悟到自己在识别弓箭尤其是治国方面的不足。而对于治国的不足,唐太宗找到了解决的办法,那就是在诏见官员的时候,通过交谈来了解和掌握宫廷以外所发生的事,以知道百姓的利害,国家政治与教化的得失。

读完这段文章,我领悟到的哲理是要善于认识自己。

1、认识自己的首要目的是找到自身短板

唐太宗凭借着让弓工鉴别弓箭的机会,认识到了自己在治理国家上的不足。“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。只有把自己的缺点说出来,才能有决心和勇气去改掉。木桶能装多少水,并不完全取决于木桶的大小,而是取决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,短板越短,装的水越少。

2、认识自己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多种途径弥补不足,克服短板的影响。有些缺点和不足是难以改变的,对于这些不易改变克服的缺点,我们就不必去掩饰,而是通过自身的优点去弥补。既然黑暗不能消失,就用光明代替它。

二、 改掉自以为是的缺点

原文:贞观初,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,时有美人侍侧,本庐江王瑗之姬也,瑗败,籍没入宫。太宗指示珪曰:“庐江不道,贼杀其夫而纳其室,暴虐之甚,何有不亡者乎!” 珪避席曰:“陛下以庐江取之为是邪,为非邪?”太宗曰:“安有杀人而取其妻,卿乃问朕是非,何也?”珪对曰:“臣闻于《管子》曰:齐桓公之郭国,问其父老曰:‘郭何故亡?’父老曰:‘以其善善而恶恶也。’桓公曰:‘若子之言,乃贤君也,何至于亡?’父老曰:‘不然。郭君善善而不能用,恶恶而不能去,所以亡也。’今此妇人尚在左右,臣窃以为圣心是之。陛下若以为非,所谓知恶而不去也。”太宗大悦,称为至善,遽令以美人还其亲族。(政体第二)

这段故事讲的是,有个美人侍立在侧,唐太宗感慨地评论李瑗荒淫无道。当王珪婉转地说出这个美人留在你这,想必是认为自己做得对,否则就成了“五十步笑百步”,一样的荒淫无道。唐太宗听后才发现自己犯了自以为是的毛病,大为欣喜,并下令把这个美人送还给她的亲族。

自以为是这样的性格缺陷,人皆有之,只是程度不同罢了。但如果过分自以为是,则对己、对人甚至对家、对企业是不利的。“自以为是”这一成语出自《荀子·荣辱》:“凡斗者必自以为是,而以人为非也。”意思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。

读完这段文章,我领悟到的哲理是要避免自以为是,需做到3点:

1、不自作聪明。

2、不固执己见。

3、要不断学习,避免知识浅薄。

《贞观政要》中其他章节还有很多内容值得细细品味。千百年来,人们重视《贞观政要》,阅读、讲解《贞观政要》,通过它去认识和体验“贞观之治”并从中受到激励与启示。我日后还将继续阅读这本书,温故知新。

Baidu
sogou